
澳门大阳城:在鼎石,一位高中生如何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你想要发表这篇文章吗?” 向晓晴没想到,当自己将一篇澳门大阳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文章发给学生发展中心教师Sandra Thompson博士,会收到这样的回复。
从9年级开始,向晓晴便萌发了对抑郁症治疗研究的兴趣,并连续两个暑假都在实验室里进行相关的探索。
然而,先进的神经科学实验并没有帮她找到明确的答案,反而产生了新的疑问:为什么药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等众多专家都在积极研究和治疗抑郁症,然而抑郁症患者的数量却只增不减?我们究竟错过了什么?
带着这样的疑问,向晓晴采访了在临床一线工作的精神科和心理科医生。
在与他们的谈话中,向晓晴了解到,目前面向青少年心理治疗的医疗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公众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充分,甚至是不准确的。
同时,她敏锐地意识到,对于有心理健康障碍的青少年来说,药物治疗只是辅助干预,社会、家庭、澳门大阳城的影响不容忽视。想要真正改善这一问题,应找寻、凝聚更多的力量,在不同层面的具体行动中做出改变。
“只靠科学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已经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它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需要被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课题。” 向晓晴谈道。
延着这个思路,向晓晴决定走出自然科学和医学的传统研究思路,她开始思考抑郁症形成的社会原因,关注社会生态里的系统关联性。在她看来,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即一个社会既可以为社会中的个体提供养分,也可能产生毒素,导致大规模群体生病。
经过长时间的深入学习与探索,向晓晴研究并总结了抑郁症的复杂成因,分析了当前药物和心理治疗的局限性,并提出了面向未来的解决方向。
去年暑假,她汇总了这些研究成果,并撰写了题为:Confronting the mental health crisis: Addressing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mong adolescents through prevention and social renaissance《直面心理健康危机:通过预防与社会复兴解决青少年抑郁焦虑》的论文。
在论文的摘要中,向晓晴这样写道:
“我们主张采取以预防为核心的综合干预策略,重点涵盖生活方式调整、社会环境优化、心理治疗可及性和心理教育干预四大维度。最终提出需要调动学者、教育机构、临床从业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多层次实施方案,旨在构建促进青少年蓬勃成长的支持体系。”
从实验到论文, 这本是向晓晴自己的学术思考与探索。
然而,在她参加了主题为“庇护所消失的时代,我们如何与焦虑共处?”的教育沙龙,并现场聆听了Sandra Thompson博士与哥伦比亚大学健康行为和教育教授John P. Allegrante以及同学们的对话后,她决定将论文发给Thompson博士。
向晓晴相信,Thompson博士完全理解她在论文中讨论的问题,她希望与老师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而也正是这次勇敢的分享和主动出击,开启了一段珍贵而难忘的旅程。
“当她第一次联系我分享这篇文章时,我以为只是一篇普通的文章。但读完后我非常惊喜!尽管她表现得很谦逊且不太自信,但在文章中,我看到了一个强大、博学且充满原创力的思想内核。
从事心理学研究多年,我期待看到新的观点,所以当我在文章中读到她创造性地将进化、社会和环境理论联系在一起,并提出的「社会复兴」这个概念时,我对自己说:这些知识不应该只记录在文章中,它应该与世界分享!” 回忆起初次阅读论文时的感受,Thompson博士这样谈道,“于是我很快约了晓晴见面,并直接问她,你想发表吗?”
面对这一提议,向晓晴非常惊讶,她的第一反应是觉得自己无法完成。面对她的犹豫,Thompson博士鼓励道:“你不用害怕,因为发表论文过程中的每一步,我都会和你在一起,所以现在,你只需要告诉我,你想发表吗?”
向晓晴答应了,她承认自己希望更多人知道她的观点以激发更广泛的讨论。在Thompson博士的指导下,她们立刻开始寻找期刊、投递论文、等待反馈或修改意见。
联系第一个编辑后,她们收到了拒信,但幸运的是,第二个期刊的编辑团队认为论文有发表的潜力,并将文章提交给两位审稿人,由他们负责提出修改意见并给出后续的判断,但最终是否能发表,还要看每一次修改的情况和最后主编的意见。
于是,向晓晴开始了如今回忆起来依然觉得“艰难曲折”的论文修改之路。
“期刊的审稿人并不知道我是一名高中生,来信时会称我为Dr.(博士)。他们风格不同,但都非常严谨、甚至苛刻,” 向晓晴回忆道,“收到第一轮修改意见,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改,这时候 Thompson博士就会陪我一起,一词一句地商量修改意见。我改完,发给她,她再回复我。那段时间我们非常非常频繁地沟通,如果没有她的指导,我在第一次收到反馈后就可能放弃,根本不可能发表这篇论文。”
而发生在春节假期的“突发情况”,更让向晓晴非常难忘。
1月,向晓晴和家人开始期待已久的旅行,但就在她落地的当天,编辑团队发来了通知:在经历了两轮严格的审稿后,他们决定停止审稿过程。但有最后一次机会,可以进行反驳并向主编提出申请。
这让向晓晴非常紧张,她害怕文章被拒,害怕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而此时,Thompson博士也在欧洲休假,与向晓晴有 7 个小时的时差。
“从收到邮件开始,我一整个星期都没有出过酒店,每天都在 Teams上与Thompson博士沟通。老师当时也在休假,但是收到信息后,她立即上线,非常及时地回答我的问题。”向晓晴谈道,“甚至在我还没来得及理解什么是反驳以及如何处理时,Thompson博士已经起草好了反驳信。我当时非常崩溃,但老师一直非常耐心地给我鼓励,帮我一起解决问题。这让我感到非常温暖,也让我平静下来,投入工作。”
令人开心的是,经过了 3 轮严格的修改,论文最终被接受,并于 3 月 21 日在期刊发表。
当论文发表的好消息传回校园时,老师和同学们都为此感到开心和赞叹,但又忍不住好奇:一个高中生是如何完成如此艰巨的学术挑战的?在这次师生合作中,她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又有哪些新的思考?通过这次研究,她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看法有何改变?如果想提高学术写作水平,该如何入手?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向晓晴和Thompson博士,回顾了这段特别的“学术之旅”,希望通过她们的分享,能够激发同学们对课题研究、学术写作的兴趣,鼓励更多同学主动寻求帮助,勇敢接受挑战,与老师们一起探索更多可能。
澳门大阳城:访谈
Q:在论文中,我们读到“社会复兴”这一重要的原创概念。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概念的,你如何定义它?
向晓晴:最开始,我想到了中世纪末期发生的那场大流行病——黑死病。黑死病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瘟疫之一,仅在欧洲就造成约 2500万人死亡。这场瘟疫让人们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开始质疑宗教权威,转向人本主义思想(humanism),关注人的价值与理性。
在我看来,心理健康危机,像“黑死病”一样是一种警醒,提醒我们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不要等到灾难的发生,才去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所以我希望推动一场“社会复兴”,唤醒我们从危机中找到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
我们需要像文艺复兴那样,重新寻找和确立价值观。“社会复兴”倡导人际连接,社会信任、公共参与和精神价值的重构。这非常难,但我们真的要等到灾难降临,才肯觉醒,开始改变吗?
同时,我还想通过“社会复兴”唤醒另一个重要的公众认知:
现代医学在应对心理健康危机中无疑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现代医学并不完美,在抑郁症的研究里还有很多假说没有被证实。我们不应过度依赖医疗,尤其要警惕“医学化” (medicalization)倾向。
因此,我们必须聚焦根源,深入寻找并解决致病的根本原因,正视并改善社会环境中潜藏的致病因素。
Q:在各种新闻平台和线下活动中,频繁地讨论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是不是另一种制造焦虑的过程?我们是否应该承认无法消除焦虑情绪,而是学会与之共处?
向晓晴:但是这件事情应该被讨论,它不是我们可以回避的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截至2020年,抑郁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疾病负担,预计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疾病负担(disease burden)。
我希望通过讨论,使大家受到启发,去学习如何应对慢性压力,提高认知韧性(cognitive resilience), 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去帮助自己身边的人。
Sandra Thompson:适度的焦虑对我们是有益的。还记得上学时吗?你为什么总是学习?因为你害怕失败。焦虑是一种恐惧。
面对不确定的成绩,你会努力学习。如果没有焦虑,你可能会觉得没关系,随便应付就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焦虑能让你保持警觉,促使你努力向上。
但是,我们需要自我评估——这种焦虑是否妨碍了你的学习?如果它影响了正常生活,例如让你不想与人建立社交关系,那就成了问题。
因此,虽然焦虑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但首先要了解自己,明白它对你的影响。然后,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寻求合适的支持或使用有效的工具来减轻焦虑,克服它。
Q:在这篇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你学习到什么,有没有哪些想法改变了?
向晓晴:通过这次写作,我认识到即使是在写社会议题的论文时,也需要以写自然科学论文的严谨态度来对待,要有严密的逻辑,所有观点都得用内容和数据来支持。
同时,我意识到,我不必等到文章非常完美才能与他人分享。即使只是一个初稿,我也可以给老师看,和他们沟通,获取反。佣业礁嘈碌牧楦。
Q:在你看来,发表论文与平时的课堂学习有什么不同?
向晓晴:发表论文的过程中许多审稿人会从不同的立场给你反。岢鲂薷囊饧,每一次修改后会再次得到反馈。
虽然这个过程充满挑战,但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因为这实际上是在锻炼自己如何吸收专业意见,进行批判性思考,以及如何有创造力地思考,这是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所以,在我看来:“发表论文最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单纯展示成果的过程。“
Sandra Thompson:她说得对。这是一个强烈的自我发现过程,会培养韧性,并帮助你变得更有纪律性。
想象一下,晓晴只是一个高中生,但她的文章要被世界各地的教授和博士进行同行评审。我们无法预知她收到的反馈或批评是什么,而这个过程也在锻炼她的耐心。
我们经历了三轮审稿,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审稿人几乎都是拒绝的,为什么呢?
因为晓晴在文章中引入了一个新的观点,而此前的研究往往忽视这些维度,没有深入探讨“社会”的角色和影响,而这正是这个年轻人挑战我们的地方。
面对新的概念,审稿人们的理解各不相同,有时无法真正领会她想要传达的信息。在来回的沟通、修改中,晓晴增强了自己的学术能力。
所以,晓晴应该为自己感到自豪,因为经历过严格的评审流程后,她已经具备了坚韧的品质,并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她是这篇文章的她是第一作者,也是通讯作者,所以她会收到其他期刊希望她评审文章的邮件。想象一下,晓晴将以一个高中生的身份去评审教授和博士的作品!
同时,晓晴还会被其他期刊邀请发表澳门大阳城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主题的文章。他们会联系她,希望她能发表或评审。因此,她现在已经成为了可以骄傲地评审教授作品的学术同仁!
我相信,未来无论晓晴在哪里,她都会非常耐心,保持冷静,遵守纪律。她能够坦然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不是担心和焦虑,因为她知道,只有通过批评,你才能证明你的观点,从而获得成功。
Q:向晓晴曾与我们分享,在她心里,你们的关系早已超过了普通师生,更像是师父和徒弟。请问在这段紧密的师生合作中,你们有怎样的收获与思考?
Sandra Thompson:我还记得在中国新年期间,当大家都在享受假期、充电迎接新学期时,Anna和我却在跨越不同的时区努力工作。每天我都很高兴地说:“嗨,晓晴,我们开始吧!”
事实上,从一开始我就对晓晴说,我们会面临评审的挑战,但我会一直陪伴她,支持她到底,所以我不想让她有任何放弃的感觉。然而我没想到,对于晓晴来说,压力恰恰在于:“如果老师都不放弃,我怎么能放弃呢?”
让我非常震惊的是,当论文终于被期刊接受时,我才知道晓晴曾经差点就放弃了。
这让我认识到,指导学生时不能仅仅是学术问题,还涉及到情感。我当时没有考虑到她的情感健康,因为我觉得她是热爱写作的。
因此,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在与学生合作时,我需要时不时停下来,关注他们的情感状态,然后再继续前行。
向晓晴:通过这次和Sandra老师和合作,我意识到要学会运用身边的资源。
鼎石有很多老师都有能力去指导学生论文,许多老师都有自己的学术兴趣,只要你愿意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过去的研究和发表的文章,就能获得很多帮助。例如,我最初将我的论文草稿给心理老师柳宗宇看,和他进行头脑风暴,讨论如何表述文章的内容。
同时,我认为,与老师合作发表论文的过程与课堂里学习知识有很大不同。
因为在课程学习知识时,往往缺乏使命感。而一旦你决定发表一篇文章,就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去进行研究、修改文章,并积极与老师沟通。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发表论文的过程也成为了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Q:如果一个学生想要提高他们的学术写作技能,他 / 她应该从哪里开始?
Sandra Thompson:我认为应该从热情开始。
首先,你需要对写作感兴趣。当你有兴趣的时候,我建议你寻找一个真正感兴趣的主题。
当你找到主题,下一步就要确定自己对这个主题下的哪些领域感兴趣。然后可以通过阅读澳门大阳城已发表的论文或书籍来深入探索。
这样,你就能在扩大兴趣的同时,逐渐缩小范围。而当你开始聚焦时,就会有特别的东西突然浮现出来。
这时候,记得问问自己,“我到底想写什么?” 然后,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同时,你需要思考一下:这是我想解决的问题吗?这个问题来自哪里?我该如何解决它?
然后继续阅读,最重要的是,进行自由写作,即使写100页也没问题。
完成写作后,请勇敢地找到一位老师,告诉他/她这就是你的兴趣和你发现的问题,是你想解决的问题,并请求他/她的帮助。老师们通常会帮你调整机构、澄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最初的100页内容会逐渐压缩到50页,甚至20页,最终形成一个清晰的框架。
所以,去寻找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研究、自由写作、寻求指导,与老师一起将想法转化为拥有清晰结构的论文。这时候,也许导师就会问你:“现在,你想发表吗?”
Q:鼎石社区为有兴趣进行深度学术探索、学术写作的学生提供了哪些支持?
Sandra Thompson:首先,在课堂上完成命题作文,是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性训练。而进阶阶段的学生,则需要完成更具深度的文章——他们要在写作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展现出更高阶的学术写作能力。因此,在我看来,鼎石的每一位学生,都具备一定程度的学术写作能力。
而这段与晓晴合作的特别经历让我明白,
当学生的热情与教师的支持结合在一起,能产生奇妙的效果。看看这个世界,有多少教师与高中生共同发表过论文?这并不常见。但当这两者结合时,力量是巨大的。
我相信有很多教师愿意随时为学生提供帮助。通过这些指导和合作,也许我们可以达到更高的目标。
在与大家的交流中,我注意到澳门大阳城的教师和工作人员大多拥有超越日常工作的能力。教师除了教学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才能,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这些才华来帮助学生?
在一个充满好奇、多元文化交融的环境里,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课业能力,还应该锻炼他们的“学术素养”,让他们能够自信地为各自感兴趣的领域作出有意义的贡献。
最后,我想说,让我们庆祝这些小小的成果,就像我们为晓晴所做的这样。
Q:在这篇论文中,你最期待读者关注到的内容是什么?如果我们把一篇论文看作一个行动,你希望给读者怎样的启发?
向晓晴:我希望人们能够意识到,我们需要开始找到新的解决办法,需要呼吁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去从他们的领域寻找推动社会变革的方法,不仅仅是科学家。
对我来说,发表论文是一个机会,一个能够直接地接触到学术领域的研究者们的机会,因为他们会看见这篇论文,看见就有希望发生改变。
在采访中,我们得知,论文发表后,向晓晴和Sandra Thompson陆续收到了不同学术会议的邀请,这个夏天,她们将一起去新加坡和韩国,去和更多人分享他们的学术成果。
我们相信,这将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学术天地等待她们,等待更多鼎石师生去探索,去开拓。
澳门大阳城: 如何缓解焦虑?请查收来自Sandra Thompson博士的可行性建议
1. 参与体育活动
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运动,积极参与,比如快走或参加有趣的社交游戏。
2. 保持均衡饮食
注意饮食均衡,尽量少吃垃圾食品,选择健康的食物。
3. 制定时间表
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业、社交和个人生活,确保时间表中包括休息和睡眠,帮助自己恢复精力。
4. 创造性表达
尝试通过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来表达情感,不必追求完美。
5. 自我反思
停下来,花点时间思考自己的状态,问问自己“我在做什么?哪里出错了?” 并尝试识别自己的优势。
6. 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主动阅读澳门大阳城焦虑和抑郁的书籍,了解它们的来源,识别何时开始以及如何应对。
7. 写作
通过写作表达自己,这不仅能帮助理清思路,还能促进内心能量的转变。
8.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尝试了这些方法后情况仍未缓解,请向信任的成年人或专业咨询师寻求支持和指导。